“这几年定远县对于电商产业的扶持越来越大,我们很多都是返乡创业人,就以我来说,我就是一位在政府的培育下诞生的‘新农人’,现在走上了网络助农博主的道路。”定远本土助农博主善小渔向实践团成员介绍道。6月29日,安庆师范大学学生“四成”服务大厅 “行‘远’自迩·振兴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定远县开展数商兴农实地调研活动,实践团成员前往定远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定远县消费扶贫地方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数商助农的发展现状。
(图为实践团成员集体大合照)
实践团成员在园区负责人李主任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产业园的一楼仓库,参观了产业园内的水云生品牌的“大洋玛”盐汽水。“这属于我们定远县的本土品牌,生产厂位于水质优良的定远山上,但前几年由于国内大环境影响,公司运营几近倒闭,但后来在我们产业园的牵头帮助下,利用网络销售起死回生。”园区负责人李主任边拿起一瓶盐汽水递给实践团成员品尝边介绍道。据悉,园区内如今正在积极扩大园区规模,由商务局牵头引进相关企业并为其提供电商大楼出租、完善物流运输系统、创造主播培育孵化平台、吸纳相关专业人等等一切加强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的措施正在稳中有序地进行中。园区利用互联网、直播等方式,为本土企业提供销售平台,打破“产品好,销售难”的困局,激发当地企业的活力,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产业园仓库)
园区负责人带领实践团成员来到了电商大厦,向成员们介绍定远县的电商发展现状。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到,定远是一个农业大县,但其特色不明显,而且一直以本地零散农户销售为主,未形成大规模的推广模式而缺少了有效的销售渠道,造成了 “一车装不下,两车装不满”的局面,而互联网直播带货新形式的出现恰好弥补了当地的这个缺陷,借助网络销售平台的巨大影响力,将定远本土产品品牌打出去,提高市场消费者占有率,助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
当实践团成员刘东来问及“该产业园如何打造出独特电商优势”时,负责人回答道,电商产业园仍处于发展阶段,虽助农产品品质优良,但商业化性能不足,如今通过互联网直播向广大居民推广,聘请“小杨哥”等各大网红引流,推动当地助农产品的影响力,提高当地居民的认可度,激活当地消费潜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人应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文化知识的储备,在与中农院专业合作与精细化分工后,推动电商企业的发展。电商助力农业销售,是我们必走的道路。”园区负责人说道。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产业园负责人)
“家人们,这是我们定远招牌特色产品……三二一上链接!”一位正在直播中的妇女身影引起了实践团成员的极大兴趣。在负责人的介绍下,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这就是定远本土网红“朝霞姐”,她是由政府一手培育的助农主播,在她的直播室内,摆满了定远卤鹅、袁定大米、曹岗村手工挂面等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等到 “朝霞姐”结束直播后,实践团成员与她交谈时了解到,她原本是一个贫困户,为顺应国家脱贫攻坚的扶持政策响应,在当地扶贫队长的带领和商务局的帮助下,一步一步生产特色食品,打造自主品牌,发展电子商务直播带货。“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帮助,我会一直做好直播工作,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定远县的发展!”“朝霞姐”在说这话时声音已经有点哽咽。除“朝霞姐”外,曹岗村手工挂面、徽姥姥花生等品牌主办人也是通过政府扶持打造自主品牌发展电商直播,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了当地其他农户发展电商直播售货,塑造了当地农户优质电商形象并推动了当地助农产品经济和电商大型产业链的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定远“朝霞姐”交谈)
离开产业园后,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定远县消费扶贫地方馆,在这里主要罗列了当地最为成功的助农品牌“定有良材”旗下的本土农产品,有范岗火龙果酒、藕塘花生酥、池河麻油……实践团成员在此处切身体会到了电商带动农业发展,农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定远县不断加重扶持农产品品牌化的比重,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用实际行动创造一条由数字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道路。(撰稿:杨雨婷 王敏钧 摄影:李龙龙 许冉 审核:贾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