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学生“四成”服务团队在龙山校区敬敷广场开展以“秋日硕果季 服务暖人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包含落叶传情、创意拼贴、金秋猜谜等趣味环节,构成五大特色版块,吸引近2000名学生参与。
笔墨传情 定格秋日美好


敬敷广场的“秋日丰收墙”前人头攒动,色彩鲜亮的便签纸在展板上层层叠叠,学生们手持笔杆低头写下“祝秋安,愿人安”“秋有三五七言,我有几朵浪漫”“金秋硕果、快乐满怀”等各种各样的收获与祝福。不少外国留学生也留下了祈愿卡片。
音乐学专业2025(1)班的王溶溶写下“一季秋风,一季秋雨,一季思念,愿远方的你,秋安常宁。”的寄语。“刷视频时偶然看到这句话使我印象十分深刻。当了解到这次活动的内容后,我便想把这句话分享给大家。”她坦言,希望这份简单的祝福一直传递下去。
在旁边的“金秋笺语,尺素传心”摊位前,信封、书签与明信片整齐摆放。“这是我第一次写信,收信人是我的母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2(2)班的郑庆元手持信封,在谈及选择写信这一方式的缘由时表示,如今日常沟通便捷高效,但书信传递情感的方式独具温度与意义——这种慢下来的交流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新奇体验。同时他希望借着这份特别的心意,为母亲送上一份意外的惊喜。
创意碰撞 玩转金秋乐趣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5级的薄梦诗手拎着自己的创意作品来到“创意拼贴,金秋画卷”的摊位前。这件作品以枯枝为架,用银杏叶折叠成的玫瑰簇拥其间。红黄色的浆果、深红与青绿的叶片点缀其中,角落粘上了捡来的鸟毛。她介绍:“我的作品主题是‘秋森日梦’——枫叶与树枝交织如森林,‘梦’字取自我的名字。灵感源于社交平台上玫瑰花相框的手工创意。我认为这种用自然素材做装饰的想法特别有趣,于是自己动手尝试创作。”
桌上摆放着好几件秋叶手工制品:用银杏叶拼贴成漾开的水纹,用各色落叶堆叠出堆砌画和巧思摆放而成的创意秋景图等等。“学生们用随处可见的落叶、干花和枯枝等自然素材,创作出了水纹拼贴、秋景摆件、相框花艺等一件件充满巧思的作品。”活动志愿者、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25(4)班的茆欣雨坦言,此次活动的意义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力,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动手实践,同时引导他们放慢脚步,发现生活里的小美好。
雅韵流转 传承文化魅力

一根绳,盘满藤,秋来结个水晶宫,里面住满紫晶豆;身穿黄衣裳,肚里籽儿香,剥开衣裳尝,甜汁满口香;金枝玉叶,香飘十里,百花谢后它登场…… “金秋谜事,喜乐相传”的摊位前,同学们依次抽取谜语,领取拼图和钥匙扣等奖品。
“我抽到的谜面是‘圆圆身子似黄金,层层衣服裹得紧,别看个头长得小,满身都是小星星。’我起初猜想是麦穗,后来我觉得谜底或许是玉米。我完全没有料想谜底竟是桂花。” 法学专业2025(4)班的顾欣怡手拿谜语卡分享,这场猜谜活动使她换一种视角了解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深化了对它们的认知。
“金秋联韵,妙笔生花”活动摊位前,学生们有序抽取“金风送爽催粮熟”“桂蕊飘香盈小院”“霜染丹枫红遍野”等上联。他们在明信片上斟酌落笔——既有“蟹肥菊黄秋正好,人寿年丰国富强”的喜庆对句,又有“西风送雁传秋信,东阳洒金递温情”的雅致联语,还有“枫林尽染层林醉,雁阵横空方里秋”的清幽佳句……
“从笔墨传情的丰收墙到巧思翻飞的手工拼贴,从谜语竞猜的智慧火花到楹联对韵的才情飞扬,这场主题活动将自然之美、人文之暖与青春之思巧妙融合。”活动负责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4(1)班的段景辉介绍,未来,团队将持续收集反馈,推出更多贴合需求的特色活动,让“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传递温暖、凝聚人心的校园阵地。(撰稿:学生记者 刘蕊 摄影:学生记者 祖毅 编辑:田梦甜 审核:江伟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