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7日,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创新团队建设,动员会、培训会暨研讨会在行政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时珍出席大会,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学工部、保卫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安徽师范大学朱平教授、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创新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处长夏建华和副处长华秀梅主持。
党政引领促革新
汪时珍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对团队建设的正式启动表示祝贺,他充分肯定了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发挥着重要力量。他指出,进一步推动学校建立“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形成,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关键实施者和主导协同者的地位,积极打造辅导员全员参与、其他部门整体协同的机制体制。
汪时珍对学校启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创新队伍团队建设提出四点要求,要突出“高站位”,着力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政治性,努力成为政治站位高、“四个意识”强、理论功底深、业务素质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要突出“高标准”,着力提升队伍建设的科学性,按照“专业化分类、专家化指导、团队化建设、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实现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准的建设目标;要突出“高要求”,着力提高工作状态的战斗性,强化合作、集体攻关,积极开展富于创造性、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的创新实践工作;要突出“高水平”,着力推动育人工作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团队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参谋智囊作用,打造出一批专家型辅导员,形成可视化成果,彰显学工队伍的良好形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努力开创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汪时珍向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校辅导员学刊》常务副主编朱平教授颁发了担任我校辅导员成长导师的聘书。
会上,华秀梅宣读安庆师范大学2022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与创新团队成员名单;主席台就坐领导为团队授牌;体育学院辅导员方芳作为团队成员发言;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负责人操龙德作为团队负责人代表发言。
专题报告赋动能
朱平为参会人员作题为《辅导员专业化团队建设的几个问题》专题报告,他从专业化团队建设的目标与方法、困难与应对、成效与检测和启发与思考四个方面展开讲述。他认为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职业责任感与成就感,外在动力是学生的发展困扰疑惑及对释疑解惑的渴望。他强调,辅导员面对学生工作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内外协同和实验意识。
朱平从两个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发展现状两方面,阐述了日益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的综合表现和普遍现象。他提议,要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专业化培训,各类专业的综合发展要以心理咨询的专业模式和运行模式为指导,将心理咨询与专业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会上,辅导员们认真听取朱平的专题报告,为进一步明确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与方法,厘清队伍建设中的重点难点,找准了突破口,增强了辅导员专业化团队建设的信心。
集中研讨觅突破
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党团建设+育人”模块化体系、构建“工作室咨询师+课程老师+企业HR”的三维就业指导服务模式、“融会贯通”实践五育共融的新格局……研讨会中,九个团队负责人从团队选题切入,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五育”共融等研究与创新方向,介绍团队的建设任务和未来规划,并针对疑惑提出问题和思考。
朱平根据九个团队的具体方案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他强调,团队建设应以学生为本,让辅导员回归本职。他提醒各团队要把工作精细落实到具体方面,开展连续跟踪调查,通过与时代挂钩来研究动态差距,拒绝大、空、全创新“陷阱”。他要求团队聚焦学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时关注学生的需求变化,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他希望各个团队时刻做好准备,及时将自己的项目申报书或工作方案转化成可操作性的“施工图”。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坚持“五育并举”,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按照“严格要求、精心培养、相对稳定、保持活力”的方针,保证学校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撰稿:学生记者 孙臆茹 王爽爽 摄影:学生记者 李彩云 王子 魏小婷 审核: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