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动态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动态 > 正文

闵永新校长在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给心灵留点空间

发布日期:2017-06-20 作者: 来源: 点击:

亲爱的2017届毕业生同学们,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转眼又是一个毕业季。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安庆师范大学2017届毕业典礼,为毕业生同学们拨穗、加冕。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向5685名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同学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始终站在你们身边、关心爱护你们成长的家长亲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向辛勤教书育人、潜心传道授业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虽是草木葱茏的时节,但是对大学来说,却在收获。此刻,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激动,因为从今天起,你们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技大学时谆谆告诫青年学子“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如今,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同学们初成“文武艺”,到了建设国家、勇担重任的时刻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同学们将离开母校,开启另一所大学之门,从中你们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前不久,学校举行办学120周年庆祝活动。120年前,安徽省内最大的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菱湖之滨,揭开了我省近代高等教育的序幕,也开启了我校长达两个甲子的办学历程。120年间,学校大师云集、名流辈出,历经战火洗礼,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沐浴改革春风,与祖国建设血脉相连。2016年,学校更名大学,开启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回首120年,变化的是校舍楼宇,凝成的是办学精神和育人传统,不变的是一届又一届学子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为自己赢得喝彩,为学校争得荣誉。“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今天起,你们也将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虽然你可能远在千里万里之外,但安庆师范大学的印迹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你的身上。

进入毕业季以来,大家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母校的深情和眷恋。你们中有几位毕业生同学在我的朋友圈里,我看见他们将四年前后的照片晒在自己的空间里,发出感慨:岁月如梭,逝者如斯!是的,同学们在这里经历了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褪去了青涩,收获了成熟;少了一些懵懂,多了一些稳重。这四年,大家改变的不仅是外在的容颜,更有内在的修养。

与你们的成长一样,学校也收获了不同寻常的发展。曾记得,学校更名喜讯传来,大家一起欢呼雀跃,学校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步入小“211”建设行列,我们激动不已;也曾记得,学校办学120周年庆典时,大家领到书签和免费餐券时那份惊喜……这样的片段,还有很多很多。

很快,在你们的称谓里,这里就不再是“我们的学校”,而是“我们的母校”了。我曾经说过,对一所大学的眷恋是从你收拾行李那一刻开始的,这也许是你们在母校的最后一段时光,也许有的同学很难有机会再回母校看看。但我知道,你们对母校充满期许,更想知道母校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这里,我们不妨一起去憧憬一下她的未来。

今后一个时期,是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党和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双一流”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广阔空间。同时,高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改革千帆竞发。历史和时代赋予了我们光荣的使命。

学校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定“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办学定位,遵循“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发展思路,坚持“优势文科,应用理科,特色工科”发展布局,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育人模式,在服务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引领能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学科和专业是承载办学的平台,学校未来一个时期办学规模将稳定在本科生2万人,研究生1000人,我们还要抢抓新一轮学位点申报机遇,进一步加强硕士点建设,力争博士点立项建设。未来几年,学校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建设六大优势学科专业群。推进教师教育“卓越化、开放型”建设工程,建设“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创新“文化+”理念,依托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文化+”学科专业群;服务长江生态链和大别山区域环境保护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建设“区域生态保护”学科专业群;服务区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建设“化工新材料”学科专业群;服务区域新兴工业发展,建设“大数据+”学科专业群;创新现代服务理念,建设“互联网+”学科专业群,使学校的建设发展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同学们,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是我们继往开来、追求卓越的历史选择,是我们牢记使命、服务国家的时代责任,是我们直面挑战、推进发展的迫切需要,需要包括你们在内的全体安庆师大人的不懈努力!

有人说世界上最囧的事,就是对年轻人苦口婆心讲道理。一如陆游那首教子诗《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大家也知道《摔跤吧,爸爸》中那位操心的父亲,出于关爱和担心,总想在离歌唱响之前多叮嘱几句。此时,做老师的心情大多如此。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走过那个年代的人们,纷纷写文章回顾那个时代的私家记忆。是的,高考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预示着一条实现梦想的途径。现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高考不再具有那样轰动效应,大学生也不再有天之骄子的光环,很多人甚至也要为“五斗米而折腰”。正如思想家所说的那样,当一切价值都变成可以由货币估价时,资本之神就坐上头把交椅。

此时,我不禁又想起黑格尔1816年在海德堡大学演讲说的一段话:时代的艰苦使人们对平凡的琐事予以太大的关注,现实中为了这些尘世的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因而使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些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优秀的人才都被这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牺牲在里面了。这是200年前德国大学的现实。黑格尔批判的,是人们过于重视尘世间的利益,而对精神活动的价值越来越疏远。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伟大而变革的时代。当然,我们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因为人的精神追求要以物质的基本满足为条件。我想说的是,今天从这里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李白、杜甫的词章,牛顿、爱因斯坦的推演,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篇章。也许我根本不必提醒你们,生活将如何如何具体琐碎,社会又如何如何复杂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一生浸润其中。正如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女士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说的那样,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失去了信仰。

西哲有云:“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们对于一种制度、一种价值观、一种理念的稳定的、持久的、坚定不移的相信,并愿意为之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所以,理想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致命的动摇。

这让我重新打开了陈平原先生去年送给我的那套丛书的第一本——《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仔细端详着先生提到的西南联大时给自己感动的那张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青年学生,器宇轩昂地行走于、屹立于天地间。陈先生用“烽火连天”“遍地弦歌”截然分明的两个词来表述那时的情景,他写到“联大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联大有精神: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他们的自信、刚毅与聪慧全都写在脸上”,“再也找不到如此明亮、干净和自信的合影——那是一种由内而外、充溢于天地间的精神力量”,“如此扣人心弦”。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今天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吗?

在去年的毕业典礼上,我讲了四个故事,四个感人至深的毕业生的故事,是激励,是共勉,也是鞭策。尽管这些话语今天读起来依然让我感动、让人满含泪花,但我不想重复,我希望同学们你们去百度一下,读一读这四个校友的故事,我把它作为你们最后一堂课的课后作业。而我最后只想说的是:同学们,不管学习如何艰苦、创业如何艰难、坚守如何不易,同学们请切记,给心灵留点空间,让我们的精神家园有点安放的位置。至于能留多大、做到什么程度,那是同学们你们自己的选择了。

长亭一壶酒,高楼万里心。无须千言万语,只待挥手道别。母校不会忘记每一位在这里学习过、生活过的学子,会下力气加强校友会建设,会始终关注着大家每一点进步、每一点成长。也希望大家有空能回母校多走走、多看看。今后,同学们会在不同的岗位上,经历不同的人生,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但是,无论职位高低、收入多寡,无论生活顺心如意、或是备尝艰辛,希望各位同学有缘相逢之时,以母校的名义,相互道一声珍重,拍去彼此身上的尘土。

最后,愿大家走出母校多年,收获幸福成功,归来依然此间少年,永怀一颗赤子之心。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