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到想哭,这就是家乡的味道。”从菜园挖取折耳根到清洗、制作、装盒,由我校教师陈守莉和王清,亲手制作的重庆特色菜凉拌折耳根收到学生们的五星好评,这样的美味反馈还有来自学校其他18个学院的学生。
5月7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于东苑食堂开展一次专属午餐活动,根据学生自拟的“菜单”,为全校不同学院的19名学生定制专属午餐,拓新发展型资助育人新形式,而王清便是为学生服务队伍中的一员。

展现地域差异的家乡菜“毛血旺”、象征安庆本地特色的“山薯粉肉圆子”、标识“xxx同学,请查收专属午餐”的手写卡片……餐桌上整齐摆放着装满家乡特色菜肴的保温盒,这份“四菜一汤”的私人套餐陆续被派送到特定学生手中,吃到家乡菜的学生们纷纷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表示“太暖心”。

折耳根配上红色辣椒油,脆嫩爽口的味觉冲击让市场营销专业2020(1)班的冉金霞表示很满足。“我每次放假回家都会黏着我妈给我做这道菜,对我来说这是妈妈的味道。”冉金霞笑称,凉拌折耳根的“惊艳”让她对山薯粉肉圆子充满期待,这是她第一次尝到留存在“概念”中的安庆特色美食。“我一眼就被肉圆子糯叽叽的外表吸引了,口感也是粘而不稠,软软的很好吃。”冉金霞表示,同时吃到南北方特色菜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吃到家乡菜让感到惊喜又温暖,这不仅是味觉上的满足,而且让感受到了学校的呵护和关心。”法学类专业2021(4)班的吴佳霞来自距离安庆千里之外的贵州土家族,平时只能通过视频电话与家人联系。“刚到学校的时候我很不适应,经常会因为想家而哭泣,学校的关心让我慢慢好了起来。”吴佳霞坦言,“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收到学校的关怀,去年春节前夕收到学校邮寄的棉服和安庆特色糕点,让她有种被人牵挂的幸福感。”

除了龙山校区,我校专门招募学生志愿者为不在同一区域的菱湖校区、理工专业学院和化工专业学院派送家乡美食,通过保温盒将“温暖”送达每一个地方。
资助管理中心陈守莉表示,“学校不断探索“发展型”资助育人新模式,在疫情影响下积极探索各类活动进行实践“试点”。家乡菜呢最能代表家的感觉,我们想通过定制特色菜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在校期间,还是老师们是有关注到他们的校思念的,希望能给到他们一点家的味道。通过一些微小的行动传达我校的人文关怀。”(撰稿:学生记者王爽爽 李婷 摄影:学生记者陈旭 高甜 编辑:江伟 审核:华秀梅 钱敏)